在湖南衡阳船山英语学校举行的第二届百年名校杯赛事上,著名足球教练李章洙于8月15日晚为数百名足球少年和校园足球从业者主讲了他的独特见解。这次大师讲堂不仅是一次经验分享,更是对未来足球之路的深刻思考。李章洙强调,享受足球的快乐比追求成绩更为重要。他指出,13到15岁是孩子们的花季年华,未来的足球生涯需要热情与快乐的内驱力,才能延续二十年。
李章洙在讲堂上表示,16岁是球员个人技术成熟的“年龄天花板”,根据国际经验,大多数球员在16岁时80%至90%的个人技术已经定型。因此,在这个年龄段,重视个人技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,而体能和战术素养则可以在成年后进一步强化。他将球员分为天赋型与努力型,后者占据了绝大多数,强调汗水是实现足球梦想的唯一通途,没有捷径可言。
在提到职业梦想时,李章洙看到不少足球少年坚定地举起手,表示希望成为职业球员甚至留洋。他继续分享了韩国校园足球的培养机制,强调韩国足球青训以校园为基础,尽管教育考试体系严格,但青少年球员在学业上的要求始终没有放松。
在此次讲座中,北京市一〇一中学校队主教练李东峰提出了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:如何平衡学习与训练、比赛的时间,以确保孩子们在学业和踢球上不偏废。李章洙对此给予了特别的关注,指出韩国校园足球在“以赛代练”方面的优势。孩子们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会有大量比赛,通常每年至少能参加30到40场比赛。这种机制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技战术能力,也培养了团队精神。
李章洙进一步解释了韩国校园足球的加分机制:球队的正式比赛成绩会直接影响到球员的大学录取,球队达到一定的分数,球员就能获得顺利进入大学的加分。而若能进入对应年龄段的国少队或国青队,还会得到额外的加分。这种机制让孩子们在追求足球梦想的同时,也能兼顾学业,形成良性的循环。
在探讨大学与职业道路的关系时,李章洙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反向问题:大学是否就能确保学生们未来人生能够出人头地?他指出,概率上大学之路与足球之路的淘汰率接近,是否意味着两种人生选择的差异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巨大?这个问题引发了现场的深思,也让与会者对校园足球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。
在李章洙的讲座中,不仅有关于技术与战术的讨论,还有对教育与成长的思考。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,能够激励更多的孩子在足球的道路上勇往直前,同时也不忘学业的重要性。正如他所说,享受足球的快乐,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,才能在未来的足球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李章洙的分享让人感受到,校园足球不仅是培养运动员的摇篮,更是通往更高学府的桥梁。他的理念和经验,将为未来的年轻球员们提供宝贵的指导,也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