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常宁:既是女排冠军,也是商业代言人,双面人生的精彩演绎

2025年初,张常宁以“单月新增3个代言”的佳绩刷新了体育界的纪录。然而,她在女排联赛中的表现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,传球到位率不足40%,甚至有被替换下场的情况,进攻成功率跌破30%,多次替补出场后因伤退赛。这位曾因全面技术被誉为“六边形战士”的奥运冠军,如今却因商业与竞技之间的失衡而陷入舆论的漩涡。

张常宁的困境折射出职业体育的残酷现实。30岁的她正处于排球运动员生涯的末期,身体机能逐渐下降,伤病频繁,让她不得不考虑转型。代言不仅是她的收入来源,更是构建“运动员退役后”个人品牌的重要途径。然而,球迷们的愤怒主要集中在对她“态度”的质疑:在抖音上,她以精致妆容的“美妆博主”形象出现,而在赛场上却频频失误,形成鲜明对比。

争议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首先是专业性质疑,她在采访中口误提到“女排网高3.24米”,被批评为“忘记初心”;其次是战略矛盾,江苏队既需要她作为老将支撑全运会,又不得不在联赛中启用吴梦洁、唐欣等年轻球员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5岁的李盈莹,她更专注于训练并保持状态,这使得张常宁的选择显得更为“功利”。

支持者认为“商业价值是运动员的权利”,认为代言合同是市场对她影响力的认可;而反对者则痛斥她“不务正业”,质疑她若心思不在球场,何必占用球队名额。这一切反映了公众对运动员的“神圣化”期待:既希望偶像保持“纯粹”,又渴望他们成为商业时代的成功象征。

张常宁的遭遇揭示了职业体育体系中的制度性缺失:保障机制不足,国内运动员退役后收入骤降,迫使现役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疯狂“变现”;商业开发缺乏规范,未能平衡代言数量与训练时间;公众认知偏差,忽视了运动员作为“职业人”的多元发展需求。

不过,在女排联赛总决赛的两场比赛中,张常宁以19分和18分的优异表现再次证明了自己,显示出她的竞技状态依然出色。即将迈入三十岁的她,仍将继续征战全运会。而赛场外的代言女王形象,仅是她多元人生的一个侧面。张常宁,既能赢得联赛冠军,又能成为体育网红,她的人生可谓精彩纷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2020世界杯|世界杯决赛视频|维博塔尼世界杯绿色生态站|vibotan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